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
萬興綠仙子23-月橘(七里香)
| 
中文名稱: | |
| 
‧英文名稱: | Common Jasmin Orange | 
| 
‧學名: | 
Murraya 
      paniculata (L.) Jack. Chalcas paniculata Chalcas paniculata L. Murraya exotica L. Murraya paniculata (L.) Jack. var. paniculata | 
| 
‧科名: | 
芸香科(Rutaceae)月橘屬(Murraya) | 
| 
‧別名: | 
五里香『陸川』,七里香、九里香、十里香、月橘(臺灣植物誌)、千里山,千里香(生草藥性備要)、九里山『采藥錄』,萬里香,九秋香,九樹香,過山香,黃金桂(廣東),滿山香、石松、石苓、石柃(台灣),四季青(廣西),青木香(雲南),Kazapan(排灣) | 
| 
‧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南部,印度,緬甸,馬來全島,菲律賓,琉球。 | 
| 
‧分布: | 台灣全境平野至山麓矮林內自生,被廣泛種植為庭園園藝作物。 | 
| 
‧用途: | 1. 盆景、庭園樹、綠籬。2.木質細緻而堅硬,可做為印章、農具、手杖、小刀柄。3. 果實成熟可生吃或做為泡茶、煮湯類的香料,還可作藥材。4.藥用:性味:全株:辛、苦、微溫。效用:麻醉,震驚,解毒消腫,袪風活絡。枝葉:行氣活血,袪風除濕,止痛。治脘腹氣痛,疥瘡,跌打;根:袪風除濕,散瘀止痛。治風濕,腰膝冷痛,痛風,跌打,睪丸腫痛,濕疹,疥癬;花:理氣止痛。主治氣滯胃痛。 | 
| ‧莖: |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可達 12 公尺,徑 15~20 公分,樹幹通直;樹皮薄,灰色或灰白色,老莖會有不規則縱裂紋;小枝細長,近似直立或斜上昇。 | 
| 
‧葉: | 
葉互生,奇數羽狀複葉,長 
            8~18 公分;小葉 5~7 枚,少數亦有多達 9 枚者,互生,排成兩列狀,少數亦有近似對生,卵至倒卵形,長 
            3~5 公分,寬 1.5~2 公分,先端鈍或短漸尖,基部楔形;革質或厚紙質,全緣,具油腺點,表面呈有光澤的濃綠色,背面淡綠色;中肋於表面略凹下,而於背面較隆起,側脈 
            3~5 對,不明顯;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;葉柄長 2~3 公分,光滑無毛;小葉柄長 
            0.2~0.4 公分。 | 
| 
‧花 
      : | 
花中型,多數,白色,有香味(具有芸香科特有的香味),開放時徑 
            1~1.5 公分,呈頂生或腋生繖房花序;花序長 4~8 公分,分枝直立或斜上昇,光滑無毛;花柄長 
            0.25~0.4 公分;花萼筒狀,先端 5 裂;裂片三角形,先端銳尖;花瓣 5 
            枚,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 1~1.5 公分,寬 0.3~0.4 公分,先端鈍,基部直立,前端擴展,呈覆瓦狀排列;雄蕊 
            10 枚,長短不一;花絲細長,光滑無毛;子房 2 室,每室有胚珠 1 枚。花期在夏、秋季,果期冬至早春。 | 
| 
‧果實: | 
果實為漿果,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,長約 
            1~1.3 
            公分,直徑約 0.8 公分,先端有尖突,成熟時呈鮮紅色;種子 1~2 粒,圓形或腎形,長 
            0.5~0.6公分,果期 8 月至次年  
      6 月。花期後結果,初為綠色,漿果成熟時轉為紅褐色。 | 
| 
‧特徵: | 
月橘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可達 
            1~3 
            公尺,樹皮灰白,老莖會有不規則縱裂紋。一回單數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葉形倒卵形或橢圓形。花序是繖房花序,花冠白色,五瓣,具濃郁香氣,花期夏到秋天。果實橢圓形,果尾尖,成熟紅色,可食,但風味不甚佳。月橘若揉搓其葉片,有濃郁類似柑橘的味道,摘一片許多「芸香科」植物的葉子,透過光線看一看,會有許多小小的透明點。像橘子、檸檬、柚子、七里香的葉子,都可以看得到。因為它們在葉子上有「油點」,因此葉子經搓揉會有香味,也是「芸香科」植物的特徵。 | 
 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  
萬興綠仙子22-豔紫荊
| 
‧中文名稱: | 
豔紫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| 
| 
‧英文名稱: | Red-flowered,Camel's-foot, Hong Kong Orchid Tree | 
| 
‧學名: | 
Bauhinia  
        x blakeana Dunn.  | 
| 
‧科名: | 豆科(Fabaceae)、羊蹄甲屬(Bauhinia) | 
| 
‧別名: | 
印度櫻花、香港櫻花、洋紫荊 | 
| ‧原產地: | 最原始的樹木發現於中國廣東省的廣州市。 | 
| ‧分布: | 中部和南部略有栽植。 | 
| 
‧用途: | 
庭園、行道樹的優良樹種。 | 
| ‧莖: | 常綠喬木,高可達 10 公尺以上,樹皮灰白,具有多數分枝,枝條略下垂,幼枝被細毛。 | 
| 
‧葉: | 葉互生,馬蹄狀,徑 8~17 公分,寬卵形至圓形,通常寬大於長;先端鈍,2 裂,裂片多至葉片1/4至1/3處;裂片有時向中肋彎折,先端圓形,側脈 9~11,兩面無毛;表面略帶暗綠色,背面灰綠色;葉柄長 1~1.5 公分,兩端膨大。 | 
| 
‧花: | 
花大而豔麗,呈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排列,徑約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~12 公分,具有香味,花萼筒短,管狀,裂片佛燄苞狀,暗綠色而帶有紅色,花瓣倒卵形或橢圓形,花瓣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片,鮮紅色或薔薇狀紫紅色,有長爪,瓣片長橢圓形,長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5~3 公分,先端鈍,爪長 1.2~1.8 公分,雄蕊 3~4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枚,與雌蕊反向彎曲,花柱細長,白色,柱頭細小。 | 
| ‧果: | 果實常不能完全成熟,莢果長 15~30 公分,不具種子。莢果通常不結種子,可能是羊蹄甲與洋紫荊的自然雜交種。 | 
| 
‧特性: | 
常綠喬木,枝條略下垂,幼枝被細毛,樹皮灰白。葉寬卵形至圓形,通常寬大於長,徑  
        8~17 公分,脈  
        9~11,兩面無毛,先端二裂1/4至1/3;裂片有時向中肋彎折,先端圓形。花瓣倒卵形或橢圓形,絨紫紅色。莢果長  
        15~30  
        公分,不具種子。花朵貌似蘭花,鮮艷奪目的豔紫荊屬豆科,不能以種子繁殖,只能以高空壓條法、硬枝扦插法或嫁接法繁殖。事實上,所有目前所見的豔紫荊(香港叫洋紫荊)都是由一百年前在香港島發現的一棵洋紫荊衍生而來的。  | 
 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 
萬興綠仙子21-小葉馬櫻丹
 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
萬興綠仙子20-串鼻龍
| 
中文名稱: | 串鼻龍 | 
| ‧英文名稱: | Gourian Clematis | 
| 
‧學名: | Clematis 
      grata 
      Wall. Clematis gouriana Roxb. | 
| ‧科名: | 毛莨科(Ranunculaceae)鐵線蓮屬(Clematis) | 
| ‧別名: | 台灣鐵線蓮、鐵線蓮、掇鼻草、威靈仙、威玲仙,臺灣牡丹藤(日本) | 
| ‧原產地: | 中國南部、印度及東南亞地區。 | 
| ‧分佈: | 台灣全島至離島地區,從海岸地區到山麓,中低海拔闊葉林下。 | 
| ‧用途: | 1. 園藝庭植用:庭植為綠廊植物或搭架使攀援成綠牆。2. 替代繩索用:蔓莖常供綑束薪材。3. 藥用:藤莖:微苦、溫。效用:藤莖:行氣活血,祛風濕,止痛。治跌打損傷,瘀滯疼痛,風濕骨痛;根:搗爛敷創傷和治毒蛇咬傷。鮮莖葉具發泡作用,用治皮膚病。 | 
| ‧莖: | 全株密被粗毛,莖具縱溝;老莖略木質化,幼芽全被銀白或黃褐色絹毛狀絨毛。 | 
| 
‧葉: | 葉三出或複三出複葉,紙質;小葉 3 枚、5 枚或 9 枚,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3.5~7.6 公分長,2.1~5.6 公分寬;葉尖銳尖形;葉基心形、鈍形或楔形;葉緣粗鋸齒;正面被稀絨毛,至少沿脈密佈;基出 3~5 主脈,於正面平坦或下凹,背面隆起; 具捲曲性長葉柄,能卷繞它物具卷鬚作用,約 4.2~9.7 公分長具小葉柄。 | 
| 
‧花: | 複聚繖花序腋生;花梗被絨毛,三叉分枝,苞片葉狀紙質,橢圓形或披針形,正面被疏絨毛,背面密被絨毛。花淺黃色,平開展,直徑約 1.5~2.5 公分。萼片 4,倒卵長橢圓形或倒卵披針形,0.9~1.5 公分長, 0.3~0.5 公分寬;先端銳形,基部鈍形;外面密被長絨毛,內面被疏絨毛。雄蕊光滑無毛,約 0.4~0.8 公分長;花葯二室,長方橢圓形,側面縱裂,葯隔不突出;花絲線形,扁平。雌蕊多數,被絹毛。花期主要是 4 月至 9 月。 | 
| ‧果實: | 瘦果卵形,雙面突起,具皺褶,黑褐色,約 0.25~0.5 公分長,被淺黃色絨毛;宿存花柱延長,約 1.5~3.5 公分長,被淺黃色鬚狀毛。果期為 6 月至 10 月。 | 
| 
‧特性: | 多年生藤本,全株被覆粗毛,以長葉柄卷絡他物而上生。從海岸地區到山麓,串鼻龍常攀緣在其它樹木樹冠、枝條上,也常爬在牆垣或圍籬。攀緣的功夫靠的不是捲鬚,而是細長的蔓莖和細長又能捲曲的蔓柄。以前農業社會,牛隻對農民是相當重要的,農民會在小牛隻的鼻孔上穿洞,再以木質化的莖蔓,編成環狀物套牢牛鼻;串鼻龍的蔓莖木質化後,堅韌有彈性,正是農民最常使用的蔓藤,這就是串鼻龍名稱的由來。 | 
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
萬興綠仙子19-武竹
 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  
萬興綠仙子18-雞屎藤
| ‧中文名稱: | 雞屎藤 | 
| ‧英文名稱: | Chinese Fevervine,Skunk-vine. | 
| ‧學名: | Paederia scandens (Lour.) Merr. | 
| ‧科名: | 茜草科(Rubiaceae)雞屎藤屬(Paederia) | 
| ‧別名: | 牛皮凍『圖考』、雞矢藤、雞香藤、紅骨蛇、仁骨蛇、白雞屎藤、五德藤、斑鳩飯、主屎藤『質問』、皆治藤、臭藤根『綱目拾遺』、臭藤『天寶』、臭腥藤、雞糞藤、解暑藤、狗屁藤、毛葫蘆『采藥錄』、五香藤(台灣)、清風藤(福建)、Da'kkeru(排灣) | 
| ‧原產地: | 東南亞各地及中國大陸南部、台灣、琉球、韓國 、日本。 | 
| ‧分布: | 台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郊野山地,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,甚為常見。 | 
| ‧用途: | 1.可做水土保持植物,綠廊。 2.藥用:具驅風、鎮咳、袪痰、止瀉的功效,根及葉可入藥用。性味:全草及根:甘、酸、微苦、平。效用:全草:袪風利濕,消食化積,消炎止咳,活血止痛。 治黃疸,積食飽脹,經閉,痢疾,胃氣痛,風濕疼痛,泄瀉,肺癆咳血,頓咳,消化不良,小兒疳積,氣虛浮腫;外用治皮膚炎,溼疹,瘡瘍腫毒,毒蛇咬傷,毒蟲 螫傷;汁液:治毒蟲螫傷,凍瘡。 | 
| ‧莖: | 常綠藤本,莖伸長,多為右旋性纏繞,長可達 3 公尺以上或更長,具多數分枝;小枝光滑無毛,綠色。 | 
| ‧葉: | 單葉對生,長橢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卵形,長 4~12 公分,寬 2.5~5.5 公分,先端銳尖,基部圓或心形,紙質,全緣;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,但有時亦疏生毛茸;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,側脈每邊 6~9 枚及細脈皆略明顯而細緻;葉柄長 1~5 公分,圓柱形,光滑無毛茸;托葉三角形,長 0.3~0.5 公分,早落性。 | 
| ‧花: | 花多數,中型,開放時徑 0.5~0.7 公分,呈腋生的聚繖花序排列,再由多數的聚繖花序排列為圓錐花序狀;花序長 5~15 公分;花柄細長,長 0.1~0.2 公分;苞片小,早落性;花萼壺形,長 0.2~0.25 公分,先端 5 齒裂或全裂,殘存性;花冠闊筒狀或細長筒狀,長 1~1.5 公分,外面白色,有毛茸,內面粉紅色或暗紫色,有絨毛或白色腺毛,先端 5 裂;裂片卵形,長 0.4~0.5 公分,先端鈍;雄蕊 5 枚,不伸出冠筒外;花絲線形,下半部與冠筒相連,先端離生;花藥長橢圓形,背生;子房下位,2 室,每室有胚珠 1 枚;柱頭 2 裂,頭狀;花期在夏、秋季。 | 
| ‧果實: | 果實為核果,球形,徑 0.5~0.6 公分,有光澤,先端有殘存的花萼,具 2 枚分核;種子 2 枚,多少為扁平。 | 
| ‧特性: | 雞屎藤為多年生草質藤本,屬陽性植物,生性強健,喜溫暖多濕的環境,耐旱,全株具臭屎味;莖纖細,平滑,纏繞性。單葉,對生,具葉柄,柄長 1~6 公分;葉片長 3~11 公分,寬 1.5~5 公分,披針形或卵形,葉基圓形或心形,葉尖銳形,上下表面均無毛;托葉三角形,脫落性。花序為二至三回分歧圓錐狀聚繖花序,腋生或頂生;花萼筒長約 2 公分,5 齒裂,裂片短;花冠筒長 1~1.3 公分,外面白色,密被柔毛,內面紫色,被長絨毛;雄蕊 5 枚,不等長;花絲絲狀,下端和冠筒合生,上端分離;子房 2 室,胚珠單立,柱頭 2 叉。果實為核果,徑約 0.5 公分,球形,油亮。雞屎藤分佈之普遍令人咋舌,菜園籬笆、平野、林緣,甚至海岸附近都找得到。全草有如雞屎之特異氣味,故名雞屎藤。花期 4~5 月。 | 
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
萬興綠仙子17-春不老
 資料來源: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作者:莊溪老師 
訂閱:
意見 (Atom)
